《甄嬛传》结尾封皇后为皇后是什么意思?

《甄嬛传》结尾封皇后为皇后是什么意思?

“昨日哀家与皇帝商定,依旧尊您为皇后,当然,这得在您活着的时候。”

“你好歹毒的心肠啊,你怎么可以不顾新帝的身份!”

其实有很多人看不懂甄嬛传结尾,皇后仍旧被尊为皇后这个情节。

其实,这是古代的一个礼法问题,宜修被新帝尊为皇后,简直是奇耻大辱。

甄嬛最后一次怀胎之后,怀象不好胎儿无法保全,甄嬛干脆直接利用这个本就无法生下来的孩子成功扳倒了皇后,宜修因此被禁足景仁宫之中,开始了全面的失败。

因为宜修被禁足,忠心耿耿但智商堪忧的剪秋竟然去下毒,准备害了甄嬛与六阿哥弘曕,没想到误中副车把果亲王家的孟静娴给送上了西天,而这件事也导致景仁宫众人受刑,牵扯出了很多的前尘往事,比如纯元皇后之死。

其他的事情都能够原谅,正如皇帝所说,这些年他不是不知道宜修戕害后宫,残害皇嗣,但唯独害死纯元这件事情,他要宜修亲口承认,而一切真相大白以后,皇帝彻底坐不住了,下了决心要将宜修废黜。

当时一直护着皇后的太后乌雅氏已崩逝,但她却留下了一道遗诏拦住了皇帝废后,因为太后旨意与纯元的临终遗言,皇帝最终没有废黜宜修,但同时将其幽禁景仁宫终生,并且下令两人死生不复相见。

一晃多年过去,甄嬛历经坎坷成为了皇太后,成为了最终的冠军,她名义上的儿子四阿哥弘历成功登基,成为了新一代的皇帝。

甄嬛前去景仁宫看望故人,而宜修听得新帝继位的礼炮声响,到处询问,似乎很兴奋期待的样子,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宜修彻底崩溃。

宜修对甄嬛道:“先帝未曾废后,本宫依旧是正宫,如今新帝继位,本宫就是名正言顺的母后皇太后,嫡庶有别,还是该她甄嬛来拜见哀家!”

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问题,宜修的确没有被废,虽然被幽禁,但她仍旧是先帝的正宫,新帝也算是她的儿子,新帝登基,自然要尊父亲的正宫为母后皇太后。

但甄嬛却告诉宜修:“昨日哀家与皇帝商议,依旧尊您为皇后!”

听完这句话的宜修极其激动,颤抖着说:“哀家是新帝的嫡母啊,是嫡母啊,你怎么可以不顾新帝的身份,你对得起先帝吗?对得起先帝吗?”

对宜修的指责,甄嬛的回答是:“先帝的确答应孝恭太后,乌拉那拉氏不出废后,所以你还是皇后,一直到您死,先帝曾言与您死生不复相见,如果尊您为太后,他日必然要与先帝同葬陵寝,岂非要先食言,魂魄不宁?”

在这里,甄嬛的话其实已经解答得算是非常清楚了。

按古代的礼法,皇帝驾崩后,若新帝是皇帝的子嗣,那么新帝就要尊先帝的正宫作为皇太后,在唐宋之后,若新帝并非先帝正宫所生,其生母有时候也会被尊为太后。

不过,先帝皇后被尊为太后其实还有个条件,那就是当时仍旧在世的情况下才可以,如果先帝皇后已经离开人世,新帝并不会将其尊为太后。

历史上,皇后在皇帝驾崩之前就崩逝了的,新帝登基并不会将其追尊为太后,只有先帝皇后在新帝继位时仍旧在世,才会被尊为皇太后。

比如嘉庆帝登基后,其父亲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还有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她们早在嘉庆帝登基前多年已经去世,所以她们依旧还是皇后。

甄嬛传里弘历登基,尊嫡母纯元皇后为母后皇太后,生母熹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实际上纯元早在先帝登基之前就没了,按照礼法,不该被尊为皇太后。

实际上,甄嬛后面对宜修说的话对此做了解释:“他日史书工笔,前朝,后宫,都不会有你只字片语!你就好好颐养天年吧,皇后!”

剧中的设定是,甄嬛令人将宜修的事情全部抹去,而宜修做皇后期间的这段岁月全部被安在了纯元皇后的头上,先帝只有一个乌拉那拉氏的皇后,那就是纯元,宜修这个人在记载之中,被彻底抹掉了。

宜修说甄嬛好歹毒的心肠是有道理的,礼法上,宜修的确是新帝嫡母,但嫡母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纯元,而宜修就变得非常尴尬。

先帝的确答应不将其废黜,因此她的皇后身份无法改变,但也不能让其变成太后,因为母后皇太后是纯元,圣母皇太后是甄嬛,宜修没有任何名分能够成为太后。

更何况,宜修若成太后,那将来就要按礼法与先帝合葬陵寝,等于破了先帝在世时所说死生不复相见的誓言。

新帝登基,先帝皇后还是皇后的情况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比如光绪帝登基,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就还是皇后,但那是因为阿鲁特氏是光绪帝皇嫂。

正因为这个缘故,宜修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甄嬛离开后不久就气绝身亡了。

这是甄嬛对宜修最大的侮辱,“杀人莫过诛心”,甄嬛就是要让皇后在自己面前败的体无完肤,一丝希望也看不到,最后绝望悲哀地死去!

安陵容临终前对着甄嬛的背影喊“皇后杀了皇后”,让甄嬛知道是宜修害死了纯元,也触碰了皇帝最后的底线,皇上要废了宜修后位,太后身边的竹息姑姑捧着太后留下的遗旨,救下了宜修,宜修虽保住了皇后的名分,但幽禁景仁宫,皇上也立下重誓“与乌拉那拉氏死生不复相见”。

宜修活着的唯一希望,就是等到新帝即位,尊她母后皇太后,那算是她重见天日之时,甄嬛要把她最后一丝幻想掐灭!

小允子来向甄嬛禀报:今日景仁宫的人来回话,听得礼乐炮声,问了是否新帝登基?

甄嬛冷笑道:她还惦记这个呢,哀家有多久没见乌拉那拉氏了?

小允子答四年了,甄嬛道:今日普天同庆,哀家也该去问候故人!

小允子:景仁宫空落许久,乌拉那拉氏…

甄嬛:她或许还在痴心妄想,想着哪位新帝登基,把她从景仁宫挪出来,封她为太后呢!

甄嬛扶着小允子来到景仁宫,看着跪满地的宫人还有到处乱飞的鸽子感叹道:景仁宫一切如旧,似乎还是昔年景象!

小允子:时移事易,人事早已不同!

小允子又喝问那些宫女:太后来了,乌拉那拉氏为何不出来迎接?

甄嬛摆手:她是皇后,我是妾妃,理应我去拜见她。

甄嬛任何时候都是尊卑有序,从不妄自尊大。

甄嬛又问宫女,皇后是否还盯着那些鸽子看。宫女说先帝去世后,皇后日夜痛哭,哭坏了眼睛,便不再看那些活蹦乱跳的鸽子,不过还是按照你的吩咐,鸽子一老就换新鲜的鸽子。

甄嬛走进景仁宫,四年的幽禁,皇后头发斑驳,并未抬头就知是甄嬛来了,低声道:你来了!

甄嬛:皇后依旧是耳聪目明!

皇后:今日登基大典还有谁有闲情逸致来看本宫?

然后又咬牙说道:你真是一点都没改变,和本宫讨厌的样子都没有区别!

甄嬛:劳你牵挂,怕你忘了哀家的样子,所以不敢变。

皇后:甄嬛,这几年你也不好过吧?

甄嬛:再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

皇后纵声狂笑,小允子斥责她:大胆,竟敢在太后面前失仪,还不跪下?

皇后指着甄嬛说:她是新帝额娘,是圣母皇太后,先帝未曾废后,本宫依旧是正宫,如今应该是母后皇太后,嫡庶有别,还是该她甄嬛来拜见哀家!

小允子:娘娘好糊涂,先帝在时,太后已是贵妃摄六宫事,如今四阿哥登基,独尊咱们这独一无二的太后。

宜修始知登基的是四阿哥而非甄嬛亲生的六阿哥,她觉得太不可思议,凑到甄嬛的脸上问:你竟不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天下竟有你这样的额娘?

甄嬛:当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先帝生前受了后宫多少算计,连他自己也算不清,哀家可怕极了!怕自己的儿子会娶你这样一位皇后,算计的先帝几乎断子绝孙!

皇后又狂笑:不管谁是新帝,哀家也是太后,尽管被你甄嬛困在这景仁宫一生一世,哀家都是太后,都是太后!

甄嬛笑道:你放心,新帝纯孝仁厚,不会不顾你的名分,昨日哀家与新帝商定,依旧尊你为皇后,当然这得在你活着的时候,皇后息怒!

宜修发了疯一样扑向甄嬛:你好歹毒,哀家是新帝的嫡母,是嫡母呀!你怎么可以不顾新帝的身份,你如何对得起先帝,你对得起先帝吗?

小允子上前扯开发狂的皇后,推倒在地。

甄嬛:先帝的确答应孝恭太后,乌拉那拉氏不出废后,所以你依旧是皇后,一直到死,先帝还说“与你死生不复相见”,若你成了太后,他日必与先帝同葬泰陵,岂非要先帝失言,魂魄不安?所以哀家决定让先帝与纯元同葬泰陵,你死后葬入妃陵。

宜修跌坐在地,自语:死生不复相见,死生不复相见…

甄嬛接着说:先帝恨毒了你,你害死了他毕生最爱(纯元),害死了他那么多孩子,他肯保全你皇后的名位已属勉强,怎愿再见你歹毒面目?

宜修又发了狂:是先帝恨毒了我,还是你甄嬛恨毒了我?

甄嬛冷笑道:没有你,何来今日的甄嬛?哀家能有今日,全靠皇后你一手指点历练,自然感恩戴德,尽力保全你此生荣华,只是哀家已是太后,禀承先帝旨意,就要替先帝成全,他日史书工笔都不会有你只字片语,你就好好颐养天年吧!皇后!

皇后是皇帝的妻子,而宜修是新帝的嫡母,是先帝的皇后,新帝即位有他的皇后,而宜修的称谓不变依旧是皇后,那是对她莫大的侮辱!所以她骂甄嬛好歹毒!

宜修再也没有活着的盼头,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来报甄嬛:景仁宫娘娘殁了!

在《甄嬛传》的结尾,甄嬛以皇帝生母的身份成为了皇太后。此时的甄嬛,真正地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成为皇太后的甄嬛,将马上开始她人生的新布局。

所以在新皇登基之日,甄嬛与乌拉那拉氏的旧时恩怨一定要有个了解……

一.了却恩怨

甄嬛与乌拉那拉氏的恩怨,绝不是用言语就可以了结的。

曾经的皇后乌拉那拉氏,在后宫用尽各种手段,把甄嬛从一个天真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深宫怨妇。

皇后乌拉那拉氏不仅害过甄嬛本人,还伤害过她的孩子,甚至是她的整个家族。

倘或甄嬛稍有差错,甄家满门都将粉身碎骨。

在甄嬛的眼里,乌拉那拉氏所犯下的错根本不可饶恕。

而在皇后乌拉那拉氏眼中呢?

甄嬛长着一张纯元脸,她凭的这张脸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甚至是皇帝的爱情。

当年的乌拉那拉氏是多么痛恨纯元皇后,以后的乌拉那拉氏就会多么痛恨甄嬛。

因为是她们从乌拉那拉氏的身边夺走了她的丈夫,夺走了她的全部感情!

乌拉那拉氏对甄嬛的恨,绝对是想要将她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那一种。

最后二人真正撕破脸,甄嬛还是靠着纯元脸!那时的甄嬛,拿到了乌拉那拉氏害死纯元皇后的实锤证据。

靠着这实锤的证据,甄嬛才在皇帝面前,彻底扳倒的乌拉那拉氏皇后。

太后留留有遗诏,乌拉那拉氏不能出废后。

于是皇后虽然在名义上没有被废,但她被囚景仁宫,之后后宫的一切都与她毫无关系。

当皇后乌拉那拉氏再次见到甄嬛时,她马上就会反应过来,那时的甄嬛已经彻底赢了。

只有甄嬛站在胜利者的位置,她才会走进景仁宫这个不祥之地。

甄嬛与乌拉那拉氏早已相看两相厌,彼此根本不想见到对方。

乌拉那拉氏被囚了很多年,景仁宫里一切一如往昔。后宫是一个惯于拜高踩低的地方,她在被囚的日子里,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敢给她添任何东西。

她的衣物,她的一切个人用品早就会破旧不堪。

而她的饮食呢?

虽然甄嬛从未下令虐待她,可读者完全能想象得到,她的饮食,只会比甄嬛和沈眉庄禁足时更加不堪。

什么隔夜的、馊的,乌拉那拉氏完全没有挑拣的机会。

从高高在上、站在云端的正宫皇后,到被囚禁、仰人鼻息的深宫罪妇,这样巨大的人生落差,很少有人能够忍受。

而乌拉那拉氏却生生地在忍!

只因为她心中有期望:

皇帝并没有下诏废后,那她就还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只要守到新皇登基那一日,她就是新皇名正言顺的嫡母。

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母后皇太后。

那她的人生,她的未来,一切都还有翻盘的机会。

而甄嬛的封皇后为皇后,就是要彻底断了乌拉那拉氏的一切念想。

二.后宫新的格局,将是乌拉那拉氏的催命符

甄嬛是新皇名义上的生母,新皇登基自然要封生母为皇太后。

此时的甄嬛已经有了睥睨天下的资本,她一定要在新帝登基时,就将旧时的恩怨全部解决。

新皇登基后,新皇的嫔妃也会马上入宫。

这时的甄嬛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必须要是一个懿德贵重的皇太后!

她要有后宫之尊的气度,更要有后宫之尊的德行。

成为皇太后的甄嬛,已经再也不屑于后宫中的阴谋诡计。

她需要做的只是稳如泰山,然后看着新皇的嫔妃去争、去斗。她只需要适时的去点拨一下,就能得到她想要得到的一切。

甄嬛要在新皇的嫔妃面前保持她的高贵,就不能让她们看到自己曾经的龌龊与腹黑。

而这一切都将意味着,在新皇的嫔妃入宫之前,乌拉那拉氏一定要消失。

景仁宫不是慈宁宫和寿康宫,并不是先皇的嫔妃该住的地方。

在新皇的嫔妃正式入宫之前,景仁宫必须腾出来……

而新皇不能背上这种虐杀嫡母罪名,所以这一甄嬛必须主动扛在自己身上。

当甄嬛走进景仁宫时,是乌拉那拉氏就完全能看得出来,她的服饰、她的派头,还有自称一口一个哀家,一切全都已经是太后的标准。

从那一刻起,甄嬛的每一句话都在把乌拉那拉氏往死路上逼,但她的话还不能明说……

从甄嬛的口中,给乌拉那拉氏传递了这样的信息:

先帝决定与乌拉那拉氏死生不复相见,那么乌拉那拉氏死后,史书上不会有任何记载,也不会与先帝合葬。

这等于什么?

这等于在社会学的意义上,乌拉那拉氏已经被死亡。她的存在,不再是她的家族有力的支撑,也不再是她家族的骄傲,只会给她的家族添堵。

这也等于她爱了一生的皇帝,最终对她也没有丝毫的夫妻之情。她是他的皇后,却从来不是他的妻子。

此情此景,叫乌拉那拉氏情何以堪。

而封皇后为皇后,更是会让乌拉那拉氏震惊。

这意味着,此时的甄嬛已经大权在握。整个后宫都掌握在她的手中,所以她才敢骄傲地说出:封皇后为皇后这样的话。

皇后是什么?

是皇帝的正妻。

此时新皇登基,立的皇后当然是他的嫡妻富察氏。

先皇的嫔妃,早已经移居他处,而且有了新的封号,比如太嫔、太妃。

封皇后为皇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新皇登基,可乌拉那拉氏的辈分并没有变。

儿媳妇是皇后,乌拉那拉氏也是皇后,这绝对是赤裸裸的羞辱与讽刺。

而面对这样的讽刺,乌拉那拉氏此时毫无还手之力。

因为甄嬛给她带来的还有更劲爆的消息,那就是新皇是四阿哥,而不是甄嬛的亲生儿子六阿哥。

乌拉那拉氏从小就看不上这位四阿哥,她选择扶持的是三阿哥。而且为了保证三阿哥的地位,乌拉那拉氏曾派人下毒,毒害过四阿哥。

如今四阿哥登基,新仇旧恨会一起向乌拉那拉氏算总账。

此时的乌拉那拉氏,根本扛不住。

那时的乌拉那拉氏彻底崩溃,如果新皇帝向她问责,那么她将牵连着整个乌拉那拉氏家族,走向毁灭。

只有乌拉那拉氏消失,才能掩盖住后宫的肮脏与龌龊。

乌拉那拉氏只有自尽,才可以将这一切都画上句号。

毕竟她的侄女娴妃/青樱是新皇的妃子,只要有她的侄女在,乌拉那拉氏的家族还能屹立不倒。

封皇后为皇后,就是乌拉那拉氏的催命符。

最后一集,甄嬛作为最终的胜利者,独一无二的圣母皇太后,准备去景仁宫看望一下故人——宜修皇后。

景仁宫里长年养育着一群鸽子,这是甄嬛专门吩咐养给宜修皇后看的,甄嬛让婢仆每天要保证这些鸽子都活蹦乱跳的。

鸽子代表自由,活泼的鸽子代表年轻,而宜修却丧失了最重要的年轻和自由,甄嬛这么做是为了消磨宜修的斗志吧?

景仁宫里曾经叱咤风云,只手遮天的皇后,如今只剩落魄与凄凉,唯有眼神之中还有种凌厉的锋芒。

皇后预感甄嬛这时会来,所以语气平静,顶峰的甄嬛与皇后在最后的谈话中说出了很有意味的对白。

皇后问:“甄嬛,这些年你的日子不好过吧?”

---------皇后说甄嬛的日子也不好过,应该是皇后基于对皇上多疑、凉薄的性格来推测的。

“再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甄嬛最近几年确实也过得不好,但她嘴上不能服输。

只见皇后大笑,这时候镜头摇曳起来,更加突出了宜修的神志不清,她觉得自己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她看到甄嬛的装扮应该就明白了,但她明白也不会死心,不到最后一刻她依然不死心,她还想要当太后,还想要骄傲与体面。

四年了,宜修依然不忘那个太后梦。证明我们都错了。以为宜修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然而宜修没有。

甄嬛稳稳地合盘托出早就准备好的安排,声称都是遵从先帝的遗命--------那都是幌子,为的是掩人耳目。

甄嬛说,按照太后“不得废后”的遗诏,宜修依旧是皇后,但只相当于前皇上的废后, 不能按照规矩晋升太后的尊位,也不会写入史书,更不会和皇上葬在一起。

为何如此安排呢?

因为甄嬛不能违背先皇的旨意——皇帝不是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的话吗?所以在历史上不会记载这样一件丑闻,也就是雍正皇帝的皇后只有乌拉那拉纯元——并不存在宜修这个人。

册封前朝皇后为皇后,这样实质上是把皇后压制为新帝的平辈,是对宜修极大的侮辱。

宜修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用尽手段做了皇后。她觉得只要保住后位就能挽回一切,却没想到自己到最后只剩了后位,其他一切烟消云散。

皇后就这样成为了一个孤魂野鬼,如同笑话一样的皇后。

这么安排是有意味的,甄嬛传并不只是让权力斗争失败者去接受死亡。大BOSS皇后被安排生不如死,斗争的失败者不只是死亡,更是羞辱。

正因为剧中人对权力的无限渴望,在拥有权力之后才更加肆无忌惮的杀戮和羞辱,这应该就是甄嬛传里的畸形权力观。

按照皇室规则,先皇驾崩,他的嫔妃一并升级为太字辈。皇后升级太后,妃子就是太妃,嫔即太嫔。

雍正驾崩,他的大小老婆一律升格。乾隆即位,他的妻妾封后封嫔妃。

剧中甄嬛在四阿哥继位后被封为太后,宜修仍然是皇后。这个称号根本不符合规制不能被认可。如果这样称呼,代表宜修是乾隆的皇后了。

所以,甄嬛非常讽刺地告诉宜修你仍然是皇后,先帝驾崩前说过死生不复相见。事实上已经把宜修视为一个死人,因为只能死了才能定格在皇后的称号。

这样做对一生都追逐名利,多年运策帷幄,忍辱负重,机关算尽反落得无名无份无情的下场,对宜修来说,最大的不幸不过如此。

也就是说,甄嬛杀人不见血地把宜修整到生不如死。

《甄嬛传》结尾时不是封皇后为皇后,而是在甄嬛做了太后以后,特意通知宜修,你还是皇后。

这个称呼,是对宜修皇后最狠的一击!

想当初,宜修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后,费尽心思让齐妃生下了儿子。

而后,想法设法同安陵容一起设计齐妃,这才把三阿哥养在自己名下。

当然了,宜修皇后并不是真的喜欢三阿哥,而是如果她膝下有儿子,那么以后就是太后。

可惜,三阿哥被四阿哥几句话就直接洗白了,不仅不能上位,还被撤除了黄带子。

皇后彻底失望了,但是又安慰自己,这些都不重要,三阿哥不行还有四阿哥,最不济还有六阿哥。

这也才有了剪秋给六阿哥和甄嬛下毒的事件。

也正是这个事件,皇后走向了不可翻盘的深渊。

因为这一查,别的不打紧,但是宜修杀了纯元皇后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这一点皇上如何饶得了宜修皇后!

不管宜修皇后如何哭诉自己的委屈,绝望和对皇上的爱,但是这些都没有用。

纯元皇后如同皇帝心中的逆鳞,所以皇上勃然大怒,准备废后。

关键时刻,竹息姑姑送来太后生前的懿旨,说不能废后。

皇上根本听进不去,太后也明白,所以让竹息姑姑给皇上说,让她想想纯元临终前,趴在他膝盖上说的话。

纯元让皇上好好待宜修,皇上终于没有废掉皇后,宜修永不废后,但是说了死生不复相见,禁足景仁宫。

在太后的保护在,宜修皇后终于保住了后位,也保住了乌拉那拉氏的荣耀。

宜修皇后在景仁宫禁足也有期待,有希望。

她总是想着,自己是皇后,不管哪个阿哥登基,自己都是皇太后,这样她就如愿以偿了,也就不用禁足了。

可惜,当新帝登基时,并没有人去看宜修皇后,甄嬛去了。

甄嬛告诉她,按照不能废后的旨意,仍旧尊称您为皇后。

甄嬛做了太后,而这个皇后只是甄嬛为了报复宜修,故意称是遵照先帝遗旨,事实上也是给了宜修最狠的一击。

宜修的唯一的希望都被破灭了,永远被囚禁在了景仁宫。

没过多久,宜修就死了。

所以,快结局时甄嬛告诉皇后,她仍旧是皇后,并不会成为太后,把宜修多年的夙愿破灭,把她成为太后就会挪出景仁宫的希望破灭。

至此,甄嬛也算是报复了宜修皇后对她的算计。

封皇后仍为皇后只不过是保留她的名号没有任何权利,也不会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甄嬛知道皇后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皇后之位,还有就是期待新帝登基后她可以成为皇太后,所以甄嬛用皇后最看重的地位羞辱她,意思是“你不是喜欢当皇后,想当皇后,那就当一辈子皇后,既不可能和先帝合葬,也不可能升为皇太后”。

甄嬛生下双生子后一直没有养好身体,再度怀孕也很难保住这个孩子,于是甄嬛用自己这个保不住的孩子“陷害”皇后,皇后因此被皇帝幽禁在景仁宫。三阿哥受四阿哥挑唆为罪臣求情激怒了皇帝,被皇帝剥夺了皇子之位,皇后受到了双重打击。剪秋为了替皇后报仇,在甄嬛和六阿哥的汤食里下毒,结果毒死了果郡王的娴福晋。皇帝因此事震怒,下令彻查皇后身边的人找出幕后指使者。

剪秋是个硬骨头,受了刑仍一字不可吐露,江福海却招了个干干净净。宜修杀害纯元及纯元孩子的事浮出了水面,皇帝气的要废后,然太后死前曾立下遗诏“乌拉那拉氏不能废后”,太后身边的孙姑姑又以纯元皇后也是乌拉那拉氏劝解皇帝。

皇帝以孝治天下,面对太后的遗诏和纯元的情分最后保留了宜修的皇后名号,但收回了她的宝印宝册和当年封后的圣旨,并留下口谕死生不复相见。皇帝此举和甄嬛后来的册封有异曲同工之妙。皇后本是后宫嫔妃中最尊贵的女子,与皇帝有夫妻之名,统御六宫之权。然没有了宝印宝册和封后的圣旨就是个空架子,空有一个“皇后”的代号说着好听,本质上早已什么都不是。

我是文子心语,回答这个问题。

宜修皇后应该算是整部《甄嬛传》中最为顽强,势力最大的宫斗高手,只是她碰到了她胜出一筹的甄嬛,最终一败涂地。

竟然因为气愤犯了病,活活的把自己给气死了。

宜修这一辈子也活的不容易。

本来应该做皇后的她,竟然因为纯元而成了继皇后。

为了有机会接替皇后的位置,登顶后宫最尊荣的女人,宜修连骨肉亲情都弃之不顾,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姐姐跟侄子。

宜修虽然梦想成真,但这后位来的并不光彩。可能每每想起连她自己都觉得后心发凉。

母凭子贵。可宜修的亲生儿子只活到三岁。

宜修觉得自己的后位坐的不十分稳当,所以费尽心机计当了后宫的“打胎”队长,并想方设法把齐妃的三阿哥揽收自己名下。

只可惜,最后登上天子宝座的是四阿哥。而宜修最大的对手甄嬛成了太后。

宜修最后的结局确实是也有够悲催的,自己穷极一生追求的,到头来却成了套牢自己的枷锁,这让宜修情何以堪呢。

宜修在后宫有两个对手:华妃和甄嬛。

华妃虽傲娇霸道,但没多少心计,随着哥哥年羹尧的倒台也退场了。

而甄嬛却不同,年轻美貌且智慧超群,即便是走出宫外仍然能昂首挺胸地“杀”回来,为了报仇,甄嬛也是下足了功夫,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终于在最后成功的把皇后困于景仁宫中。

围绕着宜修有两条重要的口谕。两条都成了致于她永不得翻身的送命牌。

皇后虽然还是皇后,但威势早已不如当年,成了一个摆设。

围绕着皇后的有两句口谕:

a、一句是太后说的:乌拉那拉氏不得废后。

太后说这句话不是为了保全宜修,最终只想保存全族的颜面罢了。

可宜修以为太后口谕是她的王牌:不废后,那她以后还能上升为尊贵的母后皇太后;她还能继续在后宫的赌桌上出牌。

只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个口谕反而是她自己的送命牌。

b、皇帝之前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

别说帝王夫妻,就算平民百姓之间夫妻,过到这个程度的都屈指可数。

生死不相见。将被葬入妃陵的皇后,对于宜修来说,是比庶出更加可悲的事情。

这是一种源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折辱效果。

甄嬛的“决定皇后永远只能是皇后”,这一招的确够的上狠毒。

四阿哥登基成为新帝,甄嬛荣升为太后。

这天,甄嬛去看宜修。

宜修先开口:先帝并未废后,自己依旧是皇后。所以她才是太后。

小允子接了话:四阿哥只认甄嬛这个太后。

甄嬛此时才开了尊口:先帝答应过乌拉那拉氏不废后,所以宜修你还是皇后,一直到死。

嬛嬛的想法也很独特:宜修,你这么喜欢后位,那好吧,这后位就送给你了。

你就抱着你的皇后之位一直到死吧。

可是笑到最后的可不是你宜修,是从来没有想动过你后位的甄嬛。

这对于宜修,无疑更是一种挖苦和讽刺。

甄嬛的智商绝对高超,她充分地利用了围绕着宜修皇后的两条口谕。

①执行太后的口谕,永不废后。那就让你宜修永远是皇后。

②执行皇上的口谕:今死生不复相见。

那你宜修死后就只能享受其他嫔妃的待遇,也不会被写入史书的。

甄嬛这么做,无疑是抹杀了宜修的整个人生。

小允子传达的信息也很关键:四阿哥只认甄嬛这个太后。

按常理说,新帝上位,皇后可顺理成章地荣升太后。

这也是宜修皇后的最后念想。

可太后一句“不废后”,让甄嬛巧妙利用:没废你的皇后,你永远都是皇后,但永远也别想成太后。

当然关键还是:“四阿哥只认甄嬛这个太后”。

是甄嬛把四阿哥扶上位的。这一点也很关键。

不得不说甄嬛这招够狠,生生地摧残了皇后的意志,也是对皇后最狠的折磨了吧。

非常感谢石塘网的邀请。

甄嬛传的结局为何会封皇后为皇后的情节设计,得先从宜修的梦想开始说起。

01 宜修是庶出,不能代表乌拉那拉氏,只有害死姐姐纯元,才能成为皇后。

宜修先嫁给胤禛,当时宜修怀孕,本来胤禛许诺给她,说等他生下儿子,便立她为福晋。谁成想,宜修还没生产,胤禛又看上了姐姐纯元,因为纯元是嫡出,便抢先当了福晋。宜修自然不会放过姐姐,毕竟在皇族家庭,地位比亲情更加重要。不出所料,纯元难产,孩子也升下来就死了。宜修第一次梦想成真,当上了皇后。

02 宜修生的孩子后来夭折,她虽当上了皇后却一直没有子嗣

虽说宜修如愿当上了皇后,但膝下无子,在皇位的争夺战中,没有皇子就意味着没有未来。既然自己生不出来,就得从别人的孩子下手了。宜修双管齐下,凡是怀孕生子的,都想尽办法的让其流产,首先保证没有新的威胁出现。然后在从存活在世的皇子下手,看过一遍后,觉得三阿哥最为合适。皇后巧借宁嫔挑唆齐妃犯错后自杀,自己顺理成章抚养了三阿哥。幻想以后三阿哥登基,自己能成为太后。直到三阿哥被革了黄带子,皇后也没有绝望,用她的话说,就是没了三阿哥,还有四阿哥,还有六阿哥,还有希望。

03 弘历登基后,封甄嬛为太后,封宜修为皇后

甄嬛和皇后是后宫争斗到最后的两大战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甄嬛为太后,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完全可以杀了宜修。但比起死亡来说,诛心来得更为痛苦。宜修一生只想当皇后,并顺利当上太后。甄嬛阻断了皇后的念想,不光没了太后的尊位,就连以后历史上也没有宜修这一笔,死后葬入妃陵,不能和皇上合葬。那皇后这一生的努力还有何用呢?

《甄嬛传》结局将皇后封为皇后,就是对宜修最严厉的惩处了。杀人诛心莫过于此了。

大结局甄嬛封皇后为皇后,当真是极具侮性,宜修不是一直最在意“后位”吗,那好,成全你,做一辈子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后”。

甄嬛封宜修为皇后,极具侮辱性,宜修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后”

宜修一生最在意的“皇后”宝座,到头来却成了她最大的侮辱。

1、她成了与皇帝死生不复相见的“皇后”

与皇帝死生不复相见是雍正当年的旨意。皇帝:“乌拉那拉氏安置于景仁宫,非死不得出,苏培盛,晓谕六宫,朕与她死生不复相见”。

2、宜修成了名不正言不顺、及具侮辱性的“皇后”

宜修:“不管谁是皇帝,哀家也是太后,即便被你甄嬛困在这景仁宫一生一世,哀家也是太后啊”。

甄嬛:“先帝的确是答允孝恭太后,不出废后,所以您还是皇后,一直到您死”。

甄嬛:“你放心,新帝纯孝仁厚,不会不顾您的名分,昨日哀家已经与新帝商定,依旧尊您为皇后,当然,这得在您活着的时候。皇后-----息怒”。

宜修:“你好歹毒的心肠啊,哀家是新帝的嫡母啊,是嫡母啊。你怎么能不顾新帝的身份,你如何对得起先帝,你如何对得起先帝啊”。

3、宜修生前是一生的“皇后”,死后却要葬入妃嫔的陵墓

甄嬛:“先帝还说过,与你死生不复相见,若您成了太后,他日必定要与先帝同葬陵寝,岂非要先帝失言,魂魄不宁?所以哀家决定要让先帝与纯元皇后同葬泰陵,你死后葬入妃陵”。

宜修:“是啊,死生不复相见,死生不复相见啊”。

4、宜修成了史书中甚至不会几载的“皇后”

甄嬛:“秉承先帝旨意就要替先帝成全,他日史书工笔,前朝、后宫,都不会有你只字片语,您就好好颐养天年吧,皇后”。

总结:老话说“人过留声雁过留名”,然而宜修却成了史书工笔上没有只字片语的“皇后”

这也是甄嬛报复皇后最毒辣、最具侮辱性的,先帝去世后,宜修头上还顶着“皇后”的名头,这算是哪门子的“皇后”,她可是新帝的嫡母啊,这名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后”简直是极大的侮辱。宜修成了先帝死生不复相见的“皇后”、作为嫡母,她成了新帝时期的尴尬“皇后”、成了史书工笔上没有只字片语的“皇后”、成了死后葬在妃陵的“皇后”。

在《甄嬛传》七十六集大结局中,新帝登基之后,甄嬛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圣母皇太后,皇后已经被囚禁在景仁宫,可是这并不够,她身着太后制服,亲自来到景仁宫看望皇后:

甄嬛:皇后依旧耳聪目明。

皇后:今日是登基大典,除了你,谁还有闲情逸致来看本宫,你真是一点也没有改变,和本宫讨厌的样子都没区别。

甄嬛登上圣母皇太后的位置

甄嬛:劳您牵挂多年,怕您忘了哀家的样子,所以不敢变。

皇后:甄嬛,这几年你也不好过吧,

甄嬛:再不好过,如今也好过了。(皇后发出哈哈大笑声)

太监:大胆,竟敢在太后面前失仪,还不跪下!

皇后:新帝即位,她是新帝的额娘,是圣母皇太后,先帝未曾废后,本宫依旧是正宫,如今便该是母后皇太后,哼,嫡庶有别,是该她甄嬛来拜见哀家。

太监:娘娘好糊涂啊,先帝生前太后已是贵妃,摄六宫事,如今四阿哥登基,只尊这独一无二的太后。

甄嬛来到景仁宫看望宜修皇后

皇后:你竟不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天下间竟然有你这样的额娘。

甄嬛:当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先帝生前受了后宫多少算计,连他自己都算不清,哀家可怕极了,将来自己的儿子会娶下像您这样的皇后,算计得先帝几乎断子绝孙。

皇后:不管谁是皇帝,哀家也是太后,即便被你甄嬛困在这景仁宫一生一世,哀家都是太后啊。

甄嬛:你放心,新帝纯孝仁厚,不会不顾您的名分,昨日哀家与新帝已经商定,依旧尊您为皇后,当然,这得在您活着的时候,皇后息怒。

甄嬛封宜修皇后为皇后

皇后:你好歹毒的心肠啊,哀家是新帝的嫡母啊,是嫡母啊,你怎么可以不顾新帝的身份,你如何对得起先帝,你对得起先帝吗?

甄嬛:先帝的确答允孝恭太后,乌拉那拉氏不出废后,所以您还是皇后,一直到您死,先帝还说过,与你死生不复相见,若您成了太后,他日必定要与先帝同葬陵寝,岂非要先帝食言,魂魄不宁,所以哀家决定,要让先帝与纯元皇后同葬泰陵,你死后则葬入妃陵

甄嬛讽刺和羞辱宜修皇后

皇后:是啊,死生不复相见,死生不复相见啊,

甄嬛:先帝恨毒了你,你害死了他毕生最爱,害死了他那么多孩子,他肯保全你皇后的名位已属勉强,怎愿再见你歹毒的面目,

皇后:是先帝恨毒了我,还是你甄嬛恨毒了我。

甄嬛与皇后较最

甄嬛:没有你,何来今日的甄嬛,哀家能有今日,全靠皇后您一手指点历练,自然感恩戴德,尽力保全您此身荣华,只是哀家以是太后,秉承先帝旨意就要替先帝成全,他日史书工笔,前朝后宫,都不会有你只字片语,您就好好颐养天年吧,皇后!

甄嬛与皇后争锋相对

甄嬛一路走来,历经尔虞我诈,她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情商, 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了后宫之中的大boss,在这其中,皇后和华妃是她最强劲的对手,她们都曾视甄嬛为死敌,皇后和华妃设计陷害过甄嬛数次,例如滴血验亲事件和木薯粉事件,这就是皇后和华妃的节奏!

对于皇后和华妃的阴谋事件,甄嬛次次都能化险为夷的逃脱,并且在她绝地反击时也能切中要害一招置人于死地,皇后和华妃都不例外,她们最终都成为了甄嬛的手下败将,可在最后一集时,皇后已然败下阵来,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甄嬛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告诉她封她为皇后,这是什么意思呢?

甄嬛利用腹中胎儿扳倒皇后

一、灭其势,诛其心

宜修皇后是皇帝的嫡妻,皇帝曾答应过太后,不能废后,也就是说宜修皇后有太后遗诏护身,她的皇后之位牢固于山,所以皇帝在得知她是后宫之中打胎队的队长,是杀死纯元皇后的凶手之后,也只是将她幽禁于景仁宫之中,并没有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皇后强调自己是皇太后

在皇帝去世之后,新帝登基,那么宜修皇后就是四阿哥的嫡母,于情于理她都是太皇太后,但甄嬛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修宜皇后还在幽禁着她的景仁宫之中做着当太皇太后的美梦,她在期盼着这个好消息的到来。

甄嬛在她自己被封为圣母皇太后的这一天,来到了景仁宫,宜修皇后的皇后气势依旧还在,还有着和甄嬛大干一场的架势,因为她还想着太皇太后的位置,她是新帝的嫡母,甄嬛是新帝的养母,只要新帝封她为太后,至少她和甄嬛还可以平起平坐的做一番较量!

甄嬛为了灭其势,诛其心,她给了宜修皇后一个格外开恩的封赏,那就是封皇后为皇后,她的目的就是要宜修皇后体无完肤的心服口服地败在她的脚下,这也是最后在皇后的胸口刺下了一把尖刀,于是皇后在见她不久之后便去世。

皇后构陷甄嬛双生子来路不明

二、报复皇后,不是想让她成为太后的愿望得逞

宜修皇后曾在后宫之中的所作所为,打胎也好,排挤其他的嫔妃也罢,他最大的愿就是将来自己可以稳稳地坐上皇太后的位置。

可作为皇后,她却没有生下嫡子,这成为了阻碍她坐上皇太后最大的牵绊,于是她开始想方设法地阻止其他嫔妃生下孩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打胎队长,甄嬛的第一胎就是被其所谋害,甄嬛又怎能轻易的放过这个曾经杀死她孩子的人呢!

此时的甄嬛已经穿过枪淋弹雨,成为了宫斗之争的冠军,此时对这个曾经无数次谋害过她的人,自然是恨毒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宜修皇后为了稳坐皇太后之位,做过很多伤天害理的事,甄嬛也是受害者之一,那么在她功成名就之后,她自然不会成全宜修皇后的梦想,而是要击碎她的梦,为了用最恶毒的方式报复皇后,她选择了一种最残忍的方式,那就是封皇后为皇后,意在报复!

皇后陷害甄嬛

三、封她为皇后意在羞辱她

在古代的礼法中,新帝登基,作为和她母亲一辈的人都会晋级为太后,更何况宜修皇后还是新帝的嫡母,她本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可甄嬛却偏偏要封她为皇后,这对于宜修皇后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她本来就是皇后,再封皇后就等于说同一辈的人都要比她高一个辈分,相当于甄嬛在辈分上给她降了一级,曾经的皇后和甄嬛的儿子同辈,甄嬛成为了她的长辈。

皇后在听到甄嬛和新帝商议后依旧封她为皇后的消息后,彻底崩溃,也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之后便离开人世。甄嬛封皇后为皇后意在羞辱她!

皇后的真面目揭露

甄嬛传结尾封皇后为皇后是什么意思?这是新仇旧恨一起报,宜修皇后曾经所仰望的太后之位,就是不想要她得逞,又加上有杀子之仇,不共戴天,这帐又怎么能一笔勾销,恨意盘绕在心中无法消除,那就只能和宜修皇后一笔一笔的去清算,要怎么去做才能解这心头之恨,腹中之仇呢?那就是用她所最在意的太后之位去讽刺她,去羞辱她,方能使甄嬛快意几分。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皇后是太后的侄女,也是乌拉那拉氏的希望,所以太后一直护着皇后,即使皇后害了很多人也要袒护,皇上看在太后的面上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甄嬛利用肚子里让皇后禁足,但是皇上还是留了情面。皇后的彻底垮台是因为皇上知道了纯元的死因,要废后,关键时刻还是竹息用圣旨保住了她。

后位是保住了,但她有生之年也只能是皇后

太后知道会有废后的一天,所以在临终前写好了遗嘱,“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皇上一向以仁孝治天下,一定会听太后的遗言,所以说和皇后“死生不复相见”。

皇上驾崩之后,他的嫔妃们都要再升一个等级,按正常的程序,皇后应该是母后皇太后,但是四阿哥登基之后,也要遵从先帝遗嘱,就让皇后继续做“皇后”,因为她一旦成为太后,就要和先帝合葬,所以为了遵从先太后和先帝的遗愿,皇后只能是皇后。

皇后做那么多坏事的时候,她怎么能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也是咎由自取。

用一句话来说,这是一个心理游戏,更是甄嬛对宜修的诛心之举。

1.从头说起

当初,雍正他娘,皇太后,找来皇后宜修训话,要她住手,不准再害皇上子嗣,因为不管是哪个嫔妃生出来的孩子,都是当今皇太后的孙儿。

皇太后这样开解自己的儿媳:“不管谁将来做皇帝,你都是妥妥的母后皇太后。”

因为宜修是皇子们的嫡母。

可宜修是怎么回答的?“将来……总是不如今时这般便利。”意思是若将来再出手,到时候的圣母皇太后(继位皇帝的生母)总会扯手扯脚。

宜修的心里藏着一个小目标:将来,不仅要做母后皇太后,还要做唯一的皇太后。所以对雍正的孩子,她是见一个干掉一个,扼杀在萌芽状态。

2.回到问题

雍正死后,甄嬛去景仁宫见宜修,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宣告“汝今为流寇!”

按照道理,皇帝没有废后,宜修应该是皇太后。即使不是皇后身份了,如今也还是个皇太妃啥的。

可是甄嬛狠就狠在这里。“我要灭绝你的一切希望!”

作为当今后宫最有权利的女人,甄嬛给了每个人新的封号,就是不给宜修新的封号。你,还是皇后!这是甄嬛在炫耀自己的权势。

一方面,这是一个心理游戏,“我就是不给你你想要的!你能把我咋地吧?”另一方面,这也是甄嬛在宣告:我们都长了一辈,只有你宜修,还停留在前朝辈分。第三,也是侮辱宜修。从前,我们是平辈,你在上,我在下,我要对你行妾礼。如今,我在上,你在下,你要对我执后辈之礼。而且,所有当年去给你请安问礼的嫔妃,如今都比你位高!

3.最狠是诛心

总之,无论哪一点,都是甄嬛把宜修一脚踢翻在地,然后再踏上一只脚,让宜修永无翻身可能。

你,乌拉那拉宜修,从此永无翻身的机会!这是诛心之举。

最最诛心的是,从此,宜修你,以前朝皇后的身份,只能从景仁宫的小小的四方天空中,看云卷云舒。后宫风云,从此再无你的舞台!

我是@青衣的书影世界

感性说书影,知性聊情感。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成者王侯败者寇,乌拉那拉氏宜修当初害死纯元皇后的事情一败露,皇帝就打算废除宜修皇后之位,幸好太后临去世之前预感到宜修的狠毒会逼死自己,为了乌拉那拉氏的荣耀,太后遗诏乌拉那拉氏不许废后,就这样宜修的后位保留了下来,可是宜修却被关在了景仁宫,与皇帝死生不复相见。

但是宜修还一直怀有希望觉得只要新皇帝登基,无论哪一位皇帝登基都好,她这个先帝的皇后曾经大清的国母就有重见天日的时候,就会被册封为母后皇太后,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压甄嬛一头,却不曾想到甄嬛直接断了宜修的念头,依旧封宜修为皇后,这也只是在活着的时候,死了以后不仅史书没有记载宫里面就当从来没有宜修这个人。

都说杀人诛心,甄嬛这招直接断了宜修活着的希望,当晚就去世了,宜修这一生害了太多的妃嫔以及皇子,导致雍正一生子嗣凋零,得不到皇帝的爱就盘算着将来当太后安享清福,殊不知被宜修一手历练的甄嬛则成长为宜修最大的对手,最后栽到了甄嬛的手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啊,风水还会轮流转呢,宜修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怨不得旁人。

宜修一辈子都受到嫡庶地位的影响,从小就活在她嫡出姐姐的阴影之下,自己虽然长得好看,但是与姐姐相比天差地别,况且姐姐还有嫡出的身份,周围的人也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而不重视自己,所以从小她就知道嫡出的重要性,拼命的想要获得一个身份,这是为什么太后当初选他做敌附近,而不是出身更好的宜修。

当然另一个方面是雍正当时并不耀眼,作为嫡出,乌拉那拉氏未必愿意把自己家的女儿嫁给对方,像这样貌若天仙,才貌双全,名声极佳的女子,家族应该是有更高的盘算,甚至是把纯元当作待价而沽的商品,寻找一位合适的买家相配,否则又怎么会轮得到宜修呢?

后来她嫁给雍正为侧福晋,雍正承诺她生下孩子之后便可升为嫡福晋,对于宜修来说,自己的地位提高了,将来自己的孩子就是嫡子,就会被人重视,不用像自己一样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不会受到他人的轻怠。

原本一切如自己所想的那样美好,但是为了让姐姐看看自己如今幸福的生活,让姐姐前来看望怀孕的自己,结果就被雍正看到,对纯元一见钟情,唾手可得的嫡福晋之位,也被他姐姐给抢走,孩子也没有了嫡出的名分,于她而言,比杀了她还难过。

后来宜修的孩子先天不足早逝,可她的姐姐却在此时怀孕了,她认为是姐姐肚子里的孩子克死了自己的孩子,因此便更恨姐姐。

后来她姐姐被她害死,连同嫡子也一同早夭,她也顺利成为继后。

因为身体不能再怀孕,她便开始谋划将来能够成为皇太后,毕竟她是皇后,无论将来哪个皇子当上皇帝,她都是名副其实的母后皇太后,但皇帝的生母同时也被封为圣母皇太后,自己这个皇太后肯定又像过去那样不被重视,又有什么意思?所以皇帝曾经称宜修是“欲壑难填”。

在所有事情被揭穿之后,雍正皇帝曾经想要废了她,但是当时皇太后却留下遗诏,乌拉那拉氏不可以出废后,所以宜修的皇后之位留了下来,只是有名无实。

宜修梦想着有朝一日新帝登基,自己这个皇后可以成为母后皇太后,这样还有资本和甄嬛斗一斗。

她是真的爱过皇帝,但是常年在宫中和各种女人争斗,这份爱也变得越来越扭曲,也许后来她对权力的欲望已经超越了对皇帝的爱,所以想在皇帝驾崩心底登基后成为皇太后,掌握权力。

但她没有想到,自己永远只能是雍正朝的皇后,自己死后,前朝后宫不会留下任何关于自己的记载,雍正皇帝将只有一位纯元皇后。

甄嬛太清楚宜修想要什么了,不能和皇帝合葬,没有皇太后之位,这对于宜修来说是一种羞辱,她做了这么多事,无非就是想要摆脱庶出的身份,摆脱姐姐的影子,想要得到更多的重视,但现在自己却像一阵风一样吹过去不留痕迹。

一个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人,却被抹杀了一切痕迹,甄嬛这招,真的是“杀人诛心”。

我喜欢看《甄嬛传》这部电视剧❤宜修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用尽手段做了皇后。其实她心里在意的事情很多,她觉得只要保住后位就能挽回一切,却没想到自己到最后只剩了后位,其他一切烟消云散。

丈夫最后的尊重与信任,姐妹情谊与怀念,全族的荣耀,外人艳羡的目光,对于她庶出不亚于嫡出的肯定都没了。

她有的只是一道太后口谕,乌拉那拉氏不得废后,不是为了她这个人,太后只是想保存全族的颜面罢了,宜修个人的心态和死活早已不是太后想管的事情了。

她以为太后口谕是她的王牌,不废后,那么以后她还能做尊贵的母后皇太后,她还能继续在后宫的赌桌上出牌,毕竟有的是人原意做她的牌。但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个口谕反而是送命牌。

皇帝之前说过,与宜修死生不复相见,别说帝王夫妻,就算平民百姓之间夫妻过到这个程度的都屈指可数。葬入妃陵的皇后,对于宜修来说是比庶出更加可悲的事情,如果她变成嫔妃或者干脆封她做有名无实的被圈禁的太后,远远达不到这种源于夫妻感情破裂的折辱效果。

嬛嬛的想法也很独特,你这么喜欢后位,好啊,送给你啊,你能抱着你的皇后之位一直到死,可是笑到最后的可不是你宜修,是从来没有想动过你后位的甄嬛党,对于宜修更是一种挖苦和讽刺。

也许最后的最后,宜修宁可不要后位被,宁愿废为庶人,宁愿被赐自尽,都不想和这个冷冰冰的后位捆绑在一起。

古代封建礼仪中,皇太后绝大多数为皇帝的生母,嫡母,或继母,也就是皇帝的长辈。

继任皇帝尊前朝皇后为某某皇后,大多是兄终弟及的情况,如赵光义的嫂子称开宝皇后,崇祯尊嫂子为懿安皇后,光绪尊嫂子为嘉顺皇后。

宜修未曾废后,按礼法讲,她是嫡母皇太后,比甄嬛这个养母皇太后地位要高的,所以甄嬛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甄嬛传原著中,包括后来补拍的甄嬛晚年剧本里,都交代了尊宜修为 温裕皇后。宜修一辈子都在为皇后的位置心力交瘁,康熙皇后雍正生母也曾下旨说不允许废弃宜修,所以甄嬛此举,满足了先帝死生不复相见的想法,满足了先太后不废后的愿望,更满足了自己羞辱践踏宜修尊严的心理。

为什么《甄嬛传》中后期皇后被甄嬛压的手无缚鸡之力呢?

一个大前提是甄嬛心态立场变了。对于皇后,两个人已经相当于撕破脸皮,壁垒分明了。前期属于我在明敌在暗。甄嬛一度自以为依附了皇后,不曾防备,而皇后一开始就只是想利用用甄嬛扳倒华妃,还早早就埋下了陵容这个棋子,挑拨离间,收为己用。所以甄嬛相当于腹背受敌,弱势是必然的。更别说甄嬛对皇帝,从有爱到有恨,从投鼠忌器到心机利用,手段就升级了。

然后再说后宫女人势力来源:

1.母家势力。

甄嬛被抬旗成钮祜禄氏,当然这算是个荣誉,但没什么实用价值;宜修为乌拉那拉氏,但氏族也没什么助力,加上庶出不得宠。唯一的倚仗太后,也因为她屡屡残害皇嗣对她失望了。这一点,两个人不分高下,都没什么加分;

2.宠爱。

这一点甄嬛完胜。

虽说都是因为纯元,嬛嬛像纯元,回宫后她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加上失而复得,皇帝无比珍爱;皇后唯一的一点就是纯元的妹妹。这一点也只是保她的地位而已,于宠爱上,没有任何加分。这一点,皇后败;

3.子嗣。

这一点不必说了。皇后费尽心机,杀母夺子得来了资质平平不受宠爱的三阿哥,甄嬛连生带收养两儿两女。对于子嗣稀薄的煎饼来说,真是宝藏爱妃呀。

4.战友。

皇后党两员大将,祺嫔和安小鸟。一个愚蠢无脑空有姿色,一个无才无德全靠用药,能得宠全靠对手出家和皇后提携,还都不能怀孕,三个人也是各怀心事,相互忌惮;甄嬛党嬛嬛敬妃和端妃。端妃将门虎女,敬妃沉稳冷静,都是睿智聪明资历深战斗力满点。三人都被皇后害过,端敬都被害的不能怀孕可以算是死仇。再加上,端妃能收养温宜甄嬛出了大力,敬妃的胧月更是甄嬛亲生女儿,甄嬛还把女儿给敬妃抚养,对敬妃来说算是一份大人情。三人的关系牢不可破,有共同敌人有孩子羁绊,比皇后党坚固百倍。

至于后宫其他嫔妃,自然是骑墙观望。不过作为正常人的脑回路,一个皇贵妃两个贵妃和四个公主两个阿哥的战队,好像单从人数上就碾压了一个无宠皇后和平庸阿哥的战队吧?所以欣贵人之流也是默默站甄嬛吧。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的皇后,落入颓势也是必然的吧?当然最后要感谢的就是主角光环,让嬛嬛屡次遇难呈祥,逢凶化吉,最后走上了人生巅峰。

甄嬛有做皇后的野心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只不过太后的一道遗诏,让她的这个希望落空了。而在新帝登基后,宜修皇后还是皇后,就是甄嬛对皇后的讽刺和报复。

当宜修皇后谋害龙嗣的事件一件一件败露后,皇上都还没有废除皇后的想法。但得知自己最心爱的女人——纯元皇后一尸两命也是死于宜修之手时,皇上再也忍不住了。当然,这个消息,是苏培盛单独跟皇上说的,苏培盛是谁的人,大家都清楚。而将宜修的罪行层层递进,到纯元这里达到一个高潮,也是甄嬛设计好的,此时皇上的愤怒已到达了一个制高点,急于找到一个渲泻口,而宜修的皇后之位,自然是首当其冲。

此时的甄嬛已经贵为皇贵妃,位同副后。如果皇后被废,甄嬛凭借六阿哥和皇上的信赖宠爱,坐上皇后之位,自然是毫无悬念的。

只是甄嬛没有想到,为了保全乌拉那拉氏一族的荣耀,太后早在身前就定好了遗诏,皇上不得废后。当皇上即将废掉眼前这个恶毒的皇后时,竹息姑姑捧着太后的遗诏来了。自然,宜修的皇后之位保住了。

有遗诏在,皇上不可能背着不孝的头衔来废后。废皇后一事,只能放下了。但皇上并不想再见宜修,将宜修囚禁在景仁宫,此生再不复见。

此时的甄嬛,是再也没有一点办法了。以往在皇上眼里,她是不争不抢的白莲花。现在,她也不好再让端妃敬妃出在, 指使皇上废除皇后了。

在新帝登基后,甄嬛成了圣母皇太后,而对景仁宫的那位,她也谨守先帝遗言,让她继续呆在景仁宫。最毒的是,她让宜修的身份,还停留在先帝那个时期,并没有随着新帝的登基而递进。这对宜修来说,是何其的羞辱。

在新帝登基第二天,宜修在景仁宫自尽了。甄嬛,终于将她曾经的对手杀了个片甲不留。

你好,我是幕卷新晴,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认为封宜修为皇后其实是对她的侮辱。宜修为当皇后不择手段害死自己姐姐,又梦想着和皇帝死后同葬,但皇帝又说过“死生不复相见”,因此,甄嬛将计就计,既然你想当皇后,那就让你永生都是皇后,哪怕是后辈继承皇位,宜修本该晋级为太后,也依然是皇后位置。

这种处境,宜修就很尴尬了,享受不到太后的待遇和位分,同朝还有一个皇后(当朝皇帝妻子),她该如何自处?尴尬至极!

因此,我觉得这是甄嬛对她的惩处报复,让她一辈子都守着一个不被人承认的皇后位置,孤独至死。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幕卷新晴,关注我,也许有能帮到你的回答哦。

雍正得知宜修是谋害纯元的凶手,恨不得立马废后,可皇太后保住了宜修。雍正气不过,决定关押宜修,非死不得出景仁宫。并且和她此生不复相见。

宜修最大的心愿,就是死后能够跟雍正葬在一起。她爱雍正,从入府的第一天就爱这个威严的男人,哪怕知道这个男人薄情寡恩,爱到连他的缺点都当成是优点。

宜修关押的这些年,天天养鸽子,她在等新帝登基。只有她当了圣母皇太后,她就可以出宫,新帝可以将她释放出来。

可甄嬛没能让她如愿,她依旧是皇后的封号。

宜修听到新帝依旧尊她为皇后时,气的眼睛放大难以置信。

这就等于宣告天下,皇帝不认她这个母后,死去的雍正也不愿和她同葬,她没有名号去跟先帝葬在一起。

这是对她极大的羞辱,也是极其残忍的惩罚。

甄嬛心里恨透了宜修,甄嬛从来没有想过要抢皇后的宝座。可宜修却在甄嬛怀孕期间,在跟四郎最甜蜜的时候,宜修利用雍正对纯元的深情。把甄嬛从天堂打入地狱,原来她一直受到的恩宠,只不过是和纯元长得相似。

宜修还挑拨安陵容去对付甄嬛,让人家姐妹相斗。

宜修谋杀了甄嬛的爱情和希望,甄嬛也要夺走宜修的爱情和希望。

这是甄嬛对皇后最大的羞辱,

皇后宜修是太后乌雅氏的侄女,虽说嫁给了雍正帝,却因为皇帝喜欢上宜修的嫡姐纯元皇后,而忘了他对宜修的承诺转头跑去向太后说明要娶纯元为嫡福晋,而皇后自然也是极为怨恨的,但她的的怨恨却是藏在心里的。

而后便通过一系列操作害死了纯元,除了太后乌雅氏知道皇后宜修所做的坏事之外,其他人包括皇帝都被蒙在鼓里。

做为婆婆,太后乌雅氏却有着先见之明,她认为纯元皇后心善并不是皇后的人选,而且,将来皇帝一旦有了其他妃嫔,纯元皇后镇不住她们,皇太后乌雅氏认为只有宜修才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因为有手段才能震慑后宫。

宜修再成为皇后之后,便看着华妃嚣张跋扈,齐妃蠢而不自知,当时她是哪个隐藏最深的人,当华妃死后眼看甄嬛开始威胁她的时候,她便露出了獠牙让甄嬛失宠被废出宫,她害死齐妃成为三阿哥的养母。

当甄嬛快要回宫时,她又以各种理由阻挠甄嬛回宫,四阿哥弘历被人下毒的消息传到了太后耳朵,只是太后何尝不知道是宜修下的手。

只是为了后宫的安定太后不得不给宜修找个对手,这时候太后想到了甄嬛,因为甄嬛的聪明太后是知道的。

甄嬛以钮祜禄氏的身份顺利回宫,只是甄嬛回宫后不免要听一些流言蜚语。

这时候的皇后身边有瓜尔佳氏祺嫔和安嫔安陵容自成一党,只是安嫔和祺嫔经常内斗。

回宫后的甄嬛已经黑化,也已经对皇帝死心,甄嬛知道接下来的路有很多危险,甄嬛回宫后第一个危险就是槿汐和苏培盛做对食的事被人发现,槿汐和苏培盛受了一些苦,好在最后化解了这场危机。

第二个危险就是甄嬛封熹贵妃后,皇后又暗地里搞小动作,祺嫔告发熹贵妃私通温实初,又通过滴血验亲给熹贵妃定罪,不过最后是宁嫔找来了证人,熹贵妃才安然无恙,不过皇后却痛失了一个心腹,瓜尔佳氏被废。

后来安陵容的父亲因为被查出贪污而被下了大牢,安陵容去求皇后,皇后却告诉她想救父亲只有她怀孕才能逃过一劫,安陵容也深知即使是怀孕也肯定无法生养,皇后却说:即然是救父亲哪里又需要生养。

这时候的安陵容也知道了皇后的凉薄,

安陵容却也遵从了,不过孩子保不住也是迟早的事。

过了一个月皇后便向雍正道喜说安嫔有喜了,同时希望能够给安嫔晋封妃位,甄嬛知道后却向皇帝提出希望六宫都大封,这下子可把皇后气坏了,大封六宫的当天端贵妃晋皇贵妃,敬妃晋敬贵妃,安嫔晋鹂妃。

鹂妃晋封妃位没多久就出事了,原来是皇帝和鹂妃在喝酒,皇帝就和安陵容搞在了一起,结果鹂妃小产皇帝很自责,鹂妃修养了一段时间。

熹贵妃,端皇贵妃,敬贵妃向皇后告发鹂妃魅惑皇帝,于是从鹂妃的住处搜查到了一些麝香,得知后雍正大怒质问鹂妃是谁指使她的,不过鹂妃自知逃不过一劫,便说是无人指使,只是因为她觉得她是皇帝养的一只鸟,鹂妃被幽禁,鹂妃通过太监见了甄嬛和鹂妃聊了一会,甄嬛临走时鹂妃说了句皇后杀了皇后,甄嬛颇感意外。

当甄嬛走出去时鹂妃殁了,其实电视剧中用殁不恰当应该用薨。

当有一天熹贵妃,端皇贵妃,敬贵妃在一起说话时,熹贵妃就想到了鹂妃说的那句话,不自觉的说了出来:皇后杀了皇后?便聊起来了在王府时的事,端皇贵妃说道:那个时候纯元皇后怀孕后生下了一个身带紫青色斑痕的死胎,而宜修又颇通医术,敬贵妃就说道:会不会是自己位置被夺从而怀恨在心也未尝可知。

有一天因为进贡了一株南海珊瑚,皇帝便想邀请妃嫔观赏,正好给熹贵妃解乏,便邀请皇后过来观赏,当时皇后身体不适便不想来,但皇帝邀请也不能推脱,当熹贵妃和皇后进入殿内时熹贵妃便发难,并握着皇后的手指责皇后,皇后用力挣脱却把熹贵妃甩了出去,这一切都被门外的胧月看在了眼里。

皇后便大喊自己冤枉,说熹贵妃胡搅蛮缠,不过皇帝并不相信,当熹贵妃幽幽醒来时说皇后推了自己,一会儿胧月站出来证明说皇后推了熹贵妃,这一下皇后百口莫辩,皇帝就把皇后幽禁了起来。

虽然皇后被幽禁了,但皇后身边的侍女剪秋却不甘心想找个机会除掉熹贵妃,机会终于来了,原来是皇帝设宴剪秋认为这是除掉熹贵妃的好机会,便在宴会中下毒,结果毒死了果郡王侧福晋孟静娴,皇帝大怒一盘查得知是皇后身边的剪秋,剪秋被抓说皇帝冤枉了皇后,苏培盛说剪秋受尽酷刑什么都没招,倒是江福海招了个干净,吐出来不少事,有一件事情却不得不说,说是纯元皇后的死因跟皇后有关,皇帝得知后。

便让人把皇后叫来,当皇后跪在地上的时候,皇后就知道一切都东窗事发了。便哭诉说自己的福晋之位被夺,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也要被他人夺去,臣妾怎能容忍她人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呢!

正当皇帝想废后的时候,皇太后身边的芳若赶过来说太后有遗旨,“哀家身后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最终皇后没有被废,而是皇帝与她死生不复相见。

直到大结局雍正被气死,四阿哥登基为帝,皇太后甄嬛带着胜利来景仁宫见皇后,明晃晃的服饰刺痛了皇后,当小允子说:如今四阿哥登基可是尊熹贵妃为为独一无二的太后,皇后震惊了“甄嬛你竟然如此狠毒不让自己儿子登基,哀家可是新帝的嫡母,”先帝未曾废后,本宫依旧是正宫,该是她甄嬛先来拜见哀家,

接下来一番话可是让皇后绝望,

“哀家昨日与新帝已商定依旧尊您为皇后,当然这得再您活着的时候”如若让你成为太后岂不是要让先帝食言?先帝曾说过与你死生不复相见。

皇后还是皇后按礼制,皇后宜修这是永远都不被承认,还要“被死亡”甄嬛这话可谓是杀人诛心。

雍正之前有过旨意,死后不会和宜修下葬,但是宜修是皇后,死后一定会和皇帝下葬,封她为乾隆的皇后,这样她死后不会和雍正下葬

第一、 讽刺

讽刺当初太后为了保住乌拉那拉的荣耀,下的那一道懿旨“乌拉那拉氏不可废后”

。太后明知皇后在后宫多年的恶行,残害皇嗣,残害嫔妃甚至当年暗害纯元皇后。但太后都装作不知道,默认纵容皇后的一切手段,甚至认可她的雷霆手段。

太后不是死了都要保住你的皇后之位么,你那么在意你的皇后之位,那就让你永远做皇后好了。

第二、 诛心

皇后之所以能够一个人在景仁宫活那么久,就是为了等新帝登基好翻身做母后皇太后。嫡庶有别,母后皇太后要比甄嬛的圣母皇太后地位更尊贵,即使当初被甄嬛打压,但只要熬到太后她立刻就能翻身。

可以说等着新帝登基册封太后是维持皇后活着的最后一个希望最后一口气。可是这一丝希望被甄嬛掐灭了。在这个皇后前面还有纯元皇后,那更是皇帝明媒正娶的妻子。新帝不缺嫡母。你这个皇后就永远做皇后吧。

在甄嬛传的结尾,甄嬛的养子,四阿哥弘历登基称帝,尊甄嬛为后宫唯一的圣母皇太后。

此刻,甄嬛已是后宫最大的胜利者。

按照祖制,新帝登基,先帝的皇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众嫔妃则尊为太嫔太妃。而甄嬛与新帝商议,依旧封皇后为皇后,很明显,这是对皇后最大的侮辱。

雍正不曾废后,乌拉那拉氏宜修虽然被禁足景仁宫,依然是雍正的皇后,是新帝乾隆的嫡母。

所以,不管怎么说,宜修都是名正言顺的母后皇太后,但是新帝和甄嬛却依然封皇后为皇后,这就很讽刺了。

甄嬛为什么这样做?

一、尊重雍正的意愿

皇后宜修作为后宫中的打胎队长,雍正的很多孩子都被皇后害死,这些皇帝不是不知道,只是为了前朝后宫的稳定,为了太后的颜面,他都没有去深究。

但是,宜修却害死了自己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纯元皇后,何况这还是宜修的姐姐。此刻,雍正对宜修失望至极,要废除了宜修的皇后身份,却被太后的懿旨所阻拦,无奈只能幽禁景仁宫。

“先帝的确答应孝恭太后,乌拉那拉氏不出废后,所以你还是皇后,一直到您死,先帝曾言与您死生不复相见,如果尊您为太后,他日必然要与先帝同葬陵寝,岂非要先食言,魂魄不宁?先帝恨毒了你,你害死了他毕生最爱,害死了他那么多孩子,他肯保全你皇后的名位已属勉强,怎愿再见你歹毒面目?”

二、让宜修最后一点幻想破灭

宜修虽然被幽禁在景仁宫,但是她内心还有一丝幻想,那就是不管哪位阿哥登基,她都是名正言顺的母后皇太后。

到底是皇后,心理素质非常强大,虽然被禁足,但还是很想得开。

“甄嬛那样受宠,也被禁足很多次,也吃了很多苦头”

但现在,新帝登基,她没有等到她“母后皇太后”的封号,却等来了依旧是皇后的消息,心中最后一点幻想破灭了。

三、加速宜修的去世,让宜修彻底败在自己的手上

甄嬛和宜修的恩恩怨怨,太多了。

曾经,宜修联手安陵容,害死了甄嬛的第一个孩子;设计甄嬛穿上纯元皇后旧衣加以陷害,甄嬛心灰意冷离宫去甘露寺修行;揭发甄嬛双生子的真相,差点让甄嬛被诛九族……

甄嬛为了扳倒宜修,狠心利用自己腹中的孩子嫁祸宜修;找到纯元皇后的死因,致宜修于死地……

可以说,在争斗不惜的后宫中,两人各持一方,直到新帝登基,甄嬛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成为了后宫中权力最大的女人。

而宜修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而最后的“封皇后为皇后”则让宜修彻底地输在了甄嬛的手上。

宜修一生骄傲,怎么受得了这样的侮辱?在甄嬛走后不久,宜修就已经去世。

古代女子最看重名节,民间如此,皇宫内更是看的比命重要,甄嬛在结尾保留了皇后的名分,表面上没有废后,给了皇后体面,事实上,甄嬛让四阿哥登基后,自己已经是太后,相当于皇后是自己儿子的皇后,曾经的“皇子”成了自己的丈夫,这对乌拉那拉氏宜修是毁灭性的羞辱,不得不说甄嬛这招的高明。

没有皮肉之苦,从精神上百般折磨皇后,看似甄嬛心狠手辣,可是宜修的皇后,也是通过害死自己的亲姐姐而得来的。

在《甄嬛传》整部剧当中,乌拉那拉氏宜修总共害死了5个皇子,加害的嫔妃更是数不胜数。既然说到这,那就分别说一下“杀子狂魔”皇后害死的皇子们。

1.二阿哥。这是宜修亲姐姐的孩子,为了当上皇后,宜修甚至一同害死了亲姐姐。

2.居住在碎玉轩,芳贵人的孩子。从表面上看,是华妃背的锅,其实是宜修皇后背地的阴谋。3.富察贵人的孩子。这一次,皇后有了暂时的“队友”——安陵容,害死富察贵人的孩子,皇后是名面上安陵容去做的。

4.皇后害的第四个孩子是甄嬛的第一个孩子,这一次也是和“队友”安陵容一起谋划的。

5.安陵容的孩子。皇后利用安陵容争得皇上的宠爱,但是为了皇后的权威,逼迫安陵容喝下不能生育的汤药。最后为了扳倒甄嬛,又强迫安陵容怀孕,最终因为使用的魅惑皇上的香料过量,失去了皇子。

怀孕的尚且如此,刚入宫的嫔妃,皇后也没少动手脚,祺贵人和宁贵人没有皇子,也是皇后背地里动的手脚。

如此看来,甄嬛与皇后的恩怨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过皇后是真心爱皇上的,至于甄嬛,在深宫之中,早就失去了对爱情的希望,这也是她成为最后赢家最重要的原因。

这么理解好些。。。你拿了一手王炸,她告诉你别马腿了。。或者你准备和清一色一条龙,她说你相公(多牌少牌)了。。。

这是甄嬛对宜修最直接的报复。

宜修被雍正厌弃后,却因为太后的旨意,没有被废,但是新黄继位后,册封了自己的养母甄嬛为圣母皇太后,宜修一直等着新黄册封她为太后,但是到死也只是皇后,还是先皇的皇后。

先皇死后,所有的妃嫔都升一级,太后、太妃、太嫔,但是宜修一直等着新皇的册封,却一直没等来,这是支撑她活下去的信念。

甄嬛的致命一击(1)

新皇继位,所有的先皇的妃嫔都有册封,唯独最渴望册封的宜修没有被册封,这才是甄嬛给宜修的致命一击。

对于宜修来说,她这辈子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变成废后,所有太后替乌拉那拉氏家族保住了宜修的皇后之位,即使皇上恨不得想杀了宜修,但是太后的话不能不听。

这也让甄嬛知道了宜修的软肋——最渴望的权利,所以在甄嬛成为太后之后,穿着册封的吉服,去景仁宫,特意去给宜修看,你心心念念的太后之位被我轻而易举的得到了。

这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

甄嬛的致命一击(2)

甄嬛同样知道,宜修心里最看重的除了自己的皇后之位,就是皇上的在意。

因为嫉妒,因为死去的孩子,宜修害死了自己的嫡姐纯元皇后,而且在皇上宠幸其他妃嫔时,宜修仍然是无比的嫉妒。

所以,甄嬛特地来告诉宜修,你这辈子最心爱的男人,发誓与你“此生不复相见”。

你追求了一辈子的宠爱,比不过你早亡的姐姐,在所有人心里,宜修永远比不过纯元。

这对于宜修来说,是天大的耻辱!

甄嬛的致命一击(3)

除了太后之位和皇上,宜修还恨毁了她的甄嬛。

她与甄嬛,真的是棋逢对手,但是只差一招,宜修就能打败甄嬛了,但是宜修还是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甄嬛身边有端妃、胧月、槿溪,这么多真心待她的人,而宜修身边什么都没有,宜修在人心上也输给了甄嬛。

一个小官之女甄嬛,家族也不是满旗,父亲也不得力,偏偏一个出身于乌拉那拉氏的宜修,却比不过,这让宜修怎么能甘心?

结语:压垮宜修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她永远只能是皇后,不能与皇上死同穴,后世也不承认她这个太后,彻彻底底的满盘皆输。

先帝虽然尊太后旨意,没有把宜修废了,但新帝登基却没把宜修升格为太后,史书不记载她,新帝又只尊纯元为嫡母,所以宜修相当于被抹去痕迹了,这样,历史会记载,乌拉那拉没有出废后,只出了一个早逝的纯元皇后。宜修的这个"皇后",就相当于口头叫叫而已,只有小范围的一些人知道,不上史书、不进帝陵、不入宗祠,这样的皇后什么意义都没有,还不如一个妃子,妃子好歹还能记入宗祠和史书、葬入妃陵,有名有份。所以宜修才说甄嬛歹毒。

乌拉那拉宜修是已故皇帝的正宫皇后,新皇登基以后,她原本可以成为母后皇太后,哪怕是名义上的。

已故皇帝恨毒了这个害死了他心爱初恋纯元皇后的蛇蝎女子,他知道真相以后,原本想一怒之下废后,但是因为皇太后的懿旨,废后终于还是不能成行,所以宜修在先帝这一朝,直到先帝死后都是皇后,并没有被废除。

这是名义上为皇后,实则被打入冷宫的乌拉那拉宜修唯一的念想和希望。她以为新帝登基以后,她会成为被囚禁在景仁宫一生一世的母后皇太后。这样她虽然生前已和荣华富贵绝缘,但是死后按照礼仪她能和先帝葬在一起,这样她就能在心中安慰自己永远是先帝的嫡妻正宫。

可是比先帝还恨宜修的甄嬛却不会如她所愿,所以新皇登基以后一般都会大封先帝的六宫,尊封为太后,太妃,太嫔,太贵人的,但是却把这位原本母仪天下的皇后依旧册封为皇后。

宜修是先帝所有儿子,女儿的嫡母,但是甄嬛却让她留在了新皇的平辈——皇后的位置上。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来也未必有,可以说是把乌拉那拉宜修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且她这皇后的位分也只有她活着的时候有,她死之后一应嫡妻正宫的礼仪,一点都不会给她,她只能成为先帝普通的妃子。

而这身前皇后的尊容还是她的姑母给她争起来的,所以甄嬛就算恨毒了她,也不会光明正大地抗拒先太后的懿旨。

皇后是甄嬛这一生最恨的人之一。心狠手辣的皇后为了保住自己的正宫之位,为了清除那些围绕在她心爱男子身边的女人,无所不用其极。

他离间甄嬛和安陵容之间的姐妹情感,指使安陵容用一盒舒痕胶杀死了她第1个孩子。她设计让甄嬛穿上纯元皇后的衣服,以至于甄嬛一度失去皇帝的宠爱,在后宫寸步难行。她害死她的好姐妹,也是她在后宫唯一的温暖沈眉庄。

皇后这一生最看重她嫡妻正室的名分,所以甄嬛想让她痛断肝肠,以己之痛还之彼身,就要从她最在乎的下手。不仅让她身前毫无尊严,仅有名分的活着,连她死后的哀荣都要一一剥夺,让她万念俱灰,无所希求。

雍正知道纯元是宜修害死的,会废了宜修的皇后之位,所以乌雅氏太后就是雍正生母为了保障乌雅氏和乌拉那拉氏的荣耀临死时留下密旨,不让雍正废后,甄嬛成为太后借机利用这个,只要宜修还活着她永远都是皇后,不会成为太后,即使新皇乾隆登基,乾隆是皇帝,宜修还是皇后,她就相当于乾隆的妻子,实则是母亲,所以宜修说生气。

是对宜修最大的羞辱。就像一个要把你玩儿疯的变态,你最后竟然在他快要通关的时候让他死机了,他估计脑子里除了懵逼就是想自杀了[大笑] 想想都很开心

qa

宜修用尽手段登上后位,并要求皇帝承诺不得废后。甄嬛在新帝登基后,对宜修说,你就当一辈子皇后吧。

宜修状若疯狂:“你怎么可以这样不顾新帝的身份?我是嫡母啊。”

杀人不过诛心,甄嬛才是真正的好手段。

雍正帝在《甄嬛传》里,有两个嫡皇后。

纯元皇后是雍正的真爱。在这部剧里,纯元皇后无处不在。即使她已经去世多年,雍正依然忘不了她。选妃选和她相似的,有心事了会对纯元诉说。即使甄嬛,在和雍正你侬我侬时,依然不能走心。

宜修是纯元的亲妹妹,纯元死后被立为皇后。宜修对雍正是真爱,雍正出于孝道,对宜修相敬如宾,并没有爱。

这两个皇后,雍正驾崩之前,一定会有所安排。谁能做母后皇太后?必须是纯元皇后。

雍正帝的三个儿子里,最有可能登基的是弘历。

雍正有三个成年的儿子。老三弘时被宜修祸害的已经被圈禁,不可能做皇帝。

老五弘昼成日与僧道为伍,做事荒诞,没有野心,早早退出。

只有弘历,基本上是和平交接的皇帝位。对于雍正的心思,弘历懂得。他登基后必定尊嫡母纯元为母后皇太后。

对于甄嬛的心思,多年的合作,弘历亦明白,怎么能让甄嬛痛快,让自己放心呢?当然是永远关着宜修,让她顶着皇后的名头老去。

宜修失败了,作为一个失败者,她的结局怎么能太好

胜者王侯败者寇。宜修在这场后宫大战中一败涂地,满盘皆输。甄嬛胜利了。胜利者掌控一切。她对宜修说,

你放心,新帝纯孝仁厚,不会不顾及您的名分,昨日哀家与新帝商定,依旧尊您为皇后,当然,这得在您活着的时候,

他日史书工笔,前朝,后宫,都不会有你的只字片语,您就好好颐养天年吧,皇后

甄嬛的一句话,决定了宜修的一生就是一个笑话,历史上再没有宜修这个人的存在,雍正帝只有一位嫡后,那就是纯元。所谓杀人莫过诛心,宜修至死就是行尸走肉了。

简单说,宜修,纯元合二为一,历史上再没有宜修这个人。后宫也没有她存在的证据。以后只有一个太后,甄嬛。

相当于只是先帝前妻身份,与现任皇帝无关。

皇后就只能是皇后,不能做太后,永远从各方面压过对方一头,解气

很简单,你把这句话反过来…………就是,你死了以后,不再是皇后!!!!!……你就是个妃子!!!!!我让你死了做不成皇后。

其实就是,宜修还是先帝的皇后,却不是新帝的皇太后。宜修现在虽然活着但是在法理上定义为已经死了,甚至于之后她的存在都会被抹去,先帝有皇后,但是这个皇后是纯元。

。。。。。一

甄嬛黑化后眼珠子都变红色了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甄嬛传》结尾封皇后为皇后是什么意思?
本文地址:https://mip.xncswj.com/show-10959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