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原文及翻译马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马说原文及翻译马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散文,主要探讨了人才与识才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千里马和伯乐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深切感慨。以下将详细介绍《马说》的原文、翻译及其中心思想。

原文及翻译

《马说》的原文如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如下: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与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食物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饲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其特殊才能和英武体态无法显示出来。而且想要与普通的马相提并论更是不可得,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

中心思想

《马说》的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文章强调伯乐(识才者)稀缺,而千里马(人才)却并不少见。这种关系表明了识别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人才被埋没的悲哀:尽管存在优秀的人才,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识别和培养,他们往往被埋没在平庸之中。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不重视。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韩愈通过对“天下”的反思,实际上是在批判那些不能识别和重视人才的人。他指出问题在于人的无知,而非真正缺乏人才。

激励与启示:文章不仅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不满,也激励后人要善于发现和培养身边的人才,以避免优秀能力被浪费。

《马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道理,揭示了人才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引发读者对如何识别和珍惜人才的深思。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马说原文及翻译马说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本文地址:https://mip.xncswj.com/show-9596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