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原文文言文翻译

程门立雪原文文言文翻译

《程门立雪》是出自《宋史》的一则故事,描述了杨时对其老师程颐的尊敬和求学的。故事中,杨时在大雪中静静站立,等待老师的觉醒,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尊重。这一情节不仅反映了古代学子对师道的恭敬,也成为后世尊师重教的典范。

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翻译

杨时名叫中立,是剑南将乐的人。从小就聪明过人,擅长写作。稍大后,他潜心研究经典和历史。在熙宁九年,他考中进士。当时,河南的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时期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说,河洛地区的士人纷纷前来拜师。杨时被调任官职,但没有前往,而是在颍昌以学生的礼节拜访程颢,两人相处得非常愉快。离开时,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

四年后程颢去世,杨时得知后,在卧室设灵位为其哀悼,并用书信通知同学们。后来,他又去洛阳拜见程颐,此时杨时已四十岁。有一天,他见到程颐,而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和同学游酢在门外静静地侍立着不走。当程颐醒来时,发现门外的雪已经深达一尺。

文章分析

《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记载,更是对“尊师重教”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杨时在雪中等待老师的情景,可以看出他对于学习的执着和对师长的崇敬。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意义

“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如今常用于形容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恭敬求教的态度。在教育日益重要的当今社会,这一精神依然激励着无数学生追求知识、尊重师长。

《程门立雪》不仅是一个古代故事,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要始终保持对老师和知识本身的敬畏之心。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程门立雪原文文言文翻译
本文地址:https://mip.xncswj.com/show-2068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