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学设计:传承经典,引发思考

《长恨歌》教学设计:传承经典,引发思考

以下是关于《长恨歌》教学设计:传承经典,引发思考的介绍

教案:长恨歌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杜牧的生平;

2. 理解《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技巧;

4.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长恨歌》的背景介绍;

2. 《长恨歌》的内容概述及主题分析;

3. 《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技巧分析;

4. 《长恨歌》的欣赏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

1. 《长恨歌》的背景介绍(10分钟)

a. 介绍杜牧的生平,强调他是唐代***的诗人;

b. 介绍《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它是杜牧对杨玉环被废黜的悲痛之作。

2. 《长恨歌》的内容概述及主题分析(20分钟)

a. 介绍《长恨歌》的基本情节,讲述杨玉环被废黜和杜牧对此的悲痛;

b.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强调它是一首表达悲痛和对命运无奈的爱情诗。

3. 《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和写作技巧分析(30分钟)

a. 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点,如描写细腻、情感真挚;

b. 分析《长恨歌》的写作技巧,如运用倒叙、对比等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4. 《长恨歌》的欣赏和解读(40分钟)

a. 分段解读《长恨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b. 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思考。

四、教学评价

1. 运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检查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长恨歌》的感受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长恨歌》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点,培养了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通过分析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思维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于更多《长恨歌》教学设计:传承经典,引发思考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长恨歌》教学设计:传承经典,引发思考
本文地址:https://mip.xncswj.com/show-16624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