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案探究

但愿人长久教案探究

以下是关于但愿人长久教案探究的介绍

但愿人长久教案

【引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长久幸福的期盼。本教案以此为主题,旨在通过文学的魅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背景和含义。

2. 理解古诗中表达的对长久幸福的追求。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操。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珍惜眼前的幸福。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古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于“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有什么理解?

2.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首古诗,它表达了人们对于长久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二、学习古诗(15分钟)

1. 教师朗读古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解释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跟读古诗,并思考其中的含义。

三、分析古诗(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意象、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四、文学鉴赏(25分钟)

1. 教师介绍古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以及该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评论,了解该诗的文学价值和审美特点。

3. 学生就自己对该诗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

五、生活应用(20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追求长久的幸福?

2. 学生自由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选择其他古诗或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创作。

2. 可组织学生参观文学展览,拓宽视野,增加文学素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古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了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提醒他们珍惜眼前的幸福。

【课后作业】

1. 阅读其他古诗或文学作品,并进行鉴赏和创作。

2. 思考并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于长久幸福的理解和追求。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教学效果。


关于更多但愿人长久教案探究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但愿人长久教案探究
本文地址:https://mip.xncswj.com/show-16522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