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思想,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简述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思想,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他是孔子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人物,经常以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判断等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关注头条号【中国招聘网】了解更多教学资源和招聘考点。

一.生活和教育活动

1.字,号尧舜,陆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生活在春秋末期。

第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1.教育和社会角色

(1)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繁荣,富裕与教育”

舒:指人口(劳动力)在国家治理中最重要;

富裕:其次,我们应该使人民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教学:让人民接受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做人。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行政手段,就要宣传忠君、孝亲、敬业,这是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直接的表现。

2、教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性相近,学远”

(1)“性”指先天素质,“学”指后天学习、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2)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太大差异,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发展有显著差异。

3.倡导“有教无类”的原则:不分阶级、贫富、种族,人人都可以上学,都可以受教育。

第四,培养德才兼备的政治君子——“学而优则仕”

1.学习是为官之道,培养官员是教育最重要的政治目的,学习成绩好是为官的重要条件。

2.确定培养执政人才的教育目的。

动词(verb的缩写)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诗》

(1)“六艺”

1.《书》:中国最早的诗集。诗分风、雅、颂三种。

风:包括15个国家的民歌,反映各地区平民贵族的风俗习惯。

雅:西周的宫廷诗,多是反映贵族生活和政治形势的。

颂:寺庙中的诗歌,内容是庄重的祭祀抒情诗,赞美祖先的功绩。

2.《尚书》:又名《礼》,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3.《十礼》:又称《乐》,是一个绅士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

4.《易》:各种美育形式的总称,与诗、歌、舞、乐紧密结合。

5.《周易》:又名《春秋》,是一本占卜书。

6.《传》:中国现存第一部编年史,后人为了方便学习而加以解释和补充,名为《春秋公羊传》,也就是广为流传的《春秋三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左氏传》 0103010。

(2)孔子教学内容的特点:

1.重视社会人事:重视现实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

2.重视文学:虽然要求政治人才文武双全,但教学内容的安排仍以文学为主。

3.轻视科学技术和生产劳动:培养政治人才而不是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劳动者,不强调自然和科学技术知识。

不及物动词教学方法

(一)学、思、做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起学习,一起思考)

“学以致用”(学习是手段,行动是目的)

(2)启发诱导: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早几十年。

1.“不要生气,不要生气”: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再启发,没有结果。

2.3360知识化是为了获取更具体的知识,退约是基于对具体事物的分析进行综合归纳,将基本原理、原则形成观点。

3、“两头敲”3360通过考察事物的不同方面来明辨是非,进而解决问题。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以“礼”为道德规范(忠孝是最重要的两项),以“仁”为最高道德规范。

2.道德修养靠自觉努力,而不是强制。

3.道德教育的原则:

(1)决心: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是仁政。

(2)克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礼义之道的规范。

(3)实践:道德教育培养德性,德性是道德体现的行为,包括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更应重视。

(4)中庸:人的行为不一定符合道德标准,往往过犹不及或过犹不及,这是不好的。最好能实现利益,做到强大。

调"中庸"。

(5)内省:需要有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就是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检查, 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人不能杜绝一切小错误,但要避免大错误,正确的态度是重视改过,鼓励学生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

八、树立教师的典范(教师观)

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

2.温故知新

⑴“故”指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新”指的是现在的社会实际问题。

⑵“故”指巩固旧知识;“新”指探索新知识。

3.诲人不倦:教育是高尚的事业,需要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责任心的人。

4.以身作则: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不仅有言教,还有身教。

5.爱护学生:客观公正的看待所有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

6.教学相长:共同进行学问切磋。

九、历史影响

1.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躯。

3.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

4.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

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才,造就各类人才。

9.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

11.力求走在中庸之道上,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

12.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典例精炼

典例 1 单项选择: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 《学记》

B. 《论语》

C. 《礼记》

D. 《中庸》

典例 2 判断: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 ( )

典例 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的这些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 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

B. 长善救失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典例 4 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王阳明

答案:1. B

2. 正确

3. A【解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意思是: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这说明孔子对实践的重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 A【解析】孔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包括:(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3)学、思、行相结合;(4)温故知新。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简述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思想,简述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文地址:https://mip.xncswj.com/show-75025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易道招生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易道招生网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