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为什么罚款?
天价罚单!由于某种原因,而遭受到巨额罚款的7个著名公司
如果说到谷歌、大众 汽车 、Facebook这些不同行业的巨头公司,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他们在世界上拥有强大的号召力,但是即便如此,在 历史 上也会因为一些自身的因素,而收到天价的罚单,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同时在声誉方面,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希望通过这些公司的教训,能够给其他一些企业带来一定的警示,那么根据这方面,我就来分享一下,天价罚单!由于某种原因,而遭遇巨额罚款的7个著名公司!

2011年发生在福岛核泄漏,是继切尔诺贝利之后最严重的核灾难,这场灾难是由地震和海啸引发的,地震和海啸导致 3 次核反应堆熔毁,和 3 次氢爆炸,释放出不同装置的放射性污染,因此,核电站周围的大片区域都被疏散。

福岛灾难发生后,批评人士指责能源公司东京电力,缺乏针对此类事件的安全措施,虽然日本一家法院,在 2019 年免除了东京电力公司三名高管的过失刑事案件,但该公司不得不支付 4500 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在墨西哥湾作业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在2010年4月20日发生了大规模爆炸,造成 11 名工人死亡,并喷出超过 400 万桶石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海岸外 70 英里受到污染,油井中的石油在海洋里持续流动超过 87 天。
在这87天的时间,石油已经覆盖了六个州的 1000 英里海岸线,和墨西哥湾的 40000 多平方英里,这是 历史 上最大的海上漏油事故,作为石油公司的英国石油公司,为这次环境破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被罚款 640 亿美元,才和美国司法部和解。
德国著名 汽车 制造商大众公司,一直以是质量优质保障作为口碑,但是在 历史 上,大众也有过质量不过关,而遭受到巨额罚款的问题,比如在2015年,因改装 汽车 以通过排放测试而被处以约 140 亿美元的罚款。
大众 汽车 官方承认,它们生产了1100万辆 汽车 ,这些 汽车 装有一种被称为“作弊装置”的软件,用于在排放测试中作弊,该设备在测试时,改变了 汽车 的性能以提高结果,该公司被发现隐藏了大量有毒柴油,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辆 汽车 被召回,由于人们对气候变化持谨慎态度,这一丑闻对 汽车 行业来说是个坏消息,也让大众品牌经济和声誉都严重受损。
我们都知道,在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使美国许多人失去了毕生的积蓄、住房和工作,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廉价的信贷和宽松的贷款标准,金融机构持有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投资,几乎没有偿还的希望,这是一笔次级贷款,数以百万计的美国房主所欠的债务超过了他们房屋的价值。
专家称这些导致经济崩溃的金融行为是“不道德的、不恰当的和鲁莽的”,但这些行为并不违法,因此很难受到惩罚,不过,最终所有卷入这场危机的银行,还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中美国银行在 2014 年支付了 170 亿美元罚款,这也是该银行有史以来最大的罚款金额。
科技 巨头谷歌,几乎每一年都会受到一些处罚,但是一般情况下数额都比较小,然而在2018年,却遭受9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据了解,欧盟向谷歌收取了 50 亿美元的费用,理由是 以使用 其 Android 手机软件阻止其竞争,谷歌的软件控制着全球超过 80% 的智能手机,这迫使其客户使用固定搜索引擎,从而削弱了与之竞争的搜索提供商和应用程序制造商。
之后,因在其搜索引擎中推广谷歌购物而不是其他购物服务而被收取 27 亿美元的费用,同时,针对谷歌的进一步系列指控,还涉及涉嫌反竞争做法、在线隐私、数据保护和对网络安全的担忧,总金额约为 95 亿美元,这也创造了 历史 上处罚谷歌最大的金额。
除了谷歌之外,Facebook(脸书)也曾遭遇过天价罚单,在2019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对 Facebook 处以创纪录的 50 亿美元罚款,罪名是参与不公平行为和侵犯消费者隐私,其实在2018 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 Facebook 隐私事件的重大担忧展开了调查。
发现该公司未能保护其数百万客户的隐私,同时,Facebook误导其用户控制其个人信息隐私的权力,对于侵犯用户隐私,这是有史以来对 科技 公司收取的最大罚款,这笔罚款也对Facebook公司的声誉,带来了严重的打击,至今该问题,也成为了一些网友“黑”Facebook的最好证据。
全球医疗保健巨头葛兰素史克的“黑 历史 ”并不少,其中最具争议的一次,就是在2012年,在美国因非法促销某些处方药,和虚假价格报告行为,而产生的刑事和民事责任,受到了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起诉处罚。
最终罚款了30亿美元,这是制药公司为解决其刑事和民事责任而支付的最大一笔罚款,根据认罪协议的条款,葛兰素史克公司必须支付10亿美元,其中包括约9.5亿美元的刑事罚款,和 5000万美元的没收金额,并为解决刑事责任,向联邦政府支付了20亿美元,其实这样的巨额罚款,也是针对所有保健品制造商的一个警示。
facebook中国能用吗
不能用。Facebook自2009年以来一直被中国屏蔽,其被禁的原因有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因素,但Facebook也从未间断与中国科技企业界的联系,期望通过投资中国科技企业等方式获得中国政府的开闸。
2018年3月17日曝光,剑桥分析公司“窃取”50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
2018年9月28日,脸书表示,该网站遭到黑客攻击,涉及近5000万用户。因脸书泄露5000万用户可能面临欧盟16.3亿美元罚款的威胁。
Facebook是世界排名领先的照片分享站点,截至2013年11月每天上传约3.5亿张照片。截至2012年5月,Facebook拥有约9亿用户。Facebook的总部设在硅谷的门洛帕克(Menlo Park)——1 Hacker Way 。
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
Facebook因违反欧盟GDPR被罚2.7亿美元,公司目前情况如何?公司股价受到影响,目前提出上诉。
近些年美国科技公司开始全球化发展,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和美国同为北约成员。但是欧盟为了防止本土科技公司被打压,也为了处理这些科技公司的垄断和隐私问题,因此加大对美国科技公司的监管。而且根据一些外国自媒体和官方媒体报道,今年已经有好几起罚款事件,而且数额都比较庞大,都是上亿欧元的罚款,也让许多科技公司遭受重创,从而导致股价下跌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一、公司股价下跌,但影响不大。
Facebook作为美国最大的社交平台,这几年也经常遭遇问题,不仅在国内受到国会质疑,并且召开多次听证会。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对其进行制裁,就在9月3日Facebook因为违反用户隐私方面的问题被爱尔兰监管机构处以2.25亿欧元的罚款。数额并不是很高,对于大型科技公司来说丝毫不影响,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下跌才是最大的影响。此消息一经曝出Facebook股价下跌1.77%,虽然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公司并没有受到重创并且提出上诉。
二、垄断行为不可取。
其实在我看来美国科技公司被罚的主要原因就是涉嫌垄断。每一个国家都知道垄断的危害性,而且还是自己国内市场被他国公司所垄断这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国内市场被占领就会导致本土企业无法发展,工人就会下岗,工人没有收入就会影响国家人均GDP,也会导致国家影响力下降。因此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也只能加强监管手段。也希望所有公司不要涉嫌垄断,否则只会影响到自己公司的发展。
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让互联网巨头们瑟瑟发抖的反垄断到底是什么就在今天,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对 阿里巴巴 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银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 阅文集团 收购新丽传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深圳市 丰巢网络技术 有限公司收购中邮智递 科技 有限公司股权等三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进行了调查,并对阿里巴巴投资有限公司、阅文集团和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的行政处罚。
这或预示着互联网反垄断强监管时代已经到来。
几年前,HBO拍了一部电视剧《硅谷》。剧中,互联网界的“后起之秀”有两种命运:要么主动“卖身”给“大厂”,要么被后者鲸吞。看似虚构的剧情,背后是近年来亚马逊、脸书、谷歌、苹果等巨头的现实故事。今年,这4家巨头因涉嫌垄断被美国国会传唤,参与听证。
数月前,《华尔街日报》发布报道称,亚马逊曾利用平台第三方卖家销售数据开发自家产品,再与第三方卖家竞争。例如2016年,亚马逊旗下风投机构投资生产家用视频设备的Nucleus;8个月后,亚马逊推出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致使Nucleus销量大幅下滑。
某亚马逊平台第三方商家说:“我们将亚马逊称作‘海洛因’,它让你上瘾,最终让你坠入深渊。”
至于另一家巨头脸书,据标普国际统计,在过去15年收购了90余家“萌芽中的竞争对手”。《华尔街日报》称,脸书内部专门设有相关“警示系统”,一旦认为市场上某小型公司已构成“威胁”,要么将公司购入囊中,要么“复制”其拳头产品,利用规模和地位优势将其彻底摧毁。
国际巨头的做法,在国内也有模仿。随着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许多消费者和商家都对一些平台企业的“大数据杀熟”、逼迫性“二选一”、获取消费者数据并形成数据垄断等有了切身体会,甚至因地位不平等、维权成本过高而“敢怒不敢言”。
在此次市场监管总局的征求意见稿中,就有大量针对市场上互联网垄断行为的约束性规定。
此外,目前《反垄断法》对VIE架构性企业的申报和审查缺乏依据,也易使监管出现空隙。所谓VIE架构,即母公司注册地在海外、运营主体在国内,以协议方式实现企业整体控制的公司运营架构,大型互联网企业普遍采用这一架构。
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旭统计,2012年至2019年间发生的46起互联网经营者集中案,经营者无一进行过事前申报,无一被公开立案调查惩处。
这种苗头让人担心。互联网领域有诸多投资、合并,但整合之势已愈发明显,几大巨头有明显话事权,且在相似赛道展开对垒。他们强大的先发优势使后入场的中小企业不得不搞起“站队”式竞争。
目前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几乎所有头部垂直类公司均接受了几大互联网巨头的投资。长此以往,不仅容易导致市场环境恶化、扼制后发创新力量,也会侵害消费者和 社会 公共利益。
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所说,推出《反垄断指南》的目的就是为“预防和制止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垄断行为,促进平台经济持续 健康 发展”。
先来看反垄断指南对"互联网平台"的定义是什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相互依赖的多边主体在特定载体提供的规则和撮合下交互,以此共同创造价值的商业组织形态。"而所谓的"平台经济"是指:"由互联网平台协调组织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从具体内容来看,反垄断指南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4个方面的垄断现象做出了界定。
这意味着互联网的发展逻辑从效率有优先开始向公平公正侧重,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企业越大,越有影响力,对法律和规则应该越敬畏,而不是为所欲为。这样的互联网发展生态才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样子。
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曾在9月一次研讨会中表示:"互联网平台虽是私人部门运作,但有准公共性,垄断带来高用户成本甚至市场进入障碍。"
这意味着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应该是百家争鸣,万花齐开,而不是几个巨头的数据好看,巨头的超级繁荣妨碍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 健康 发展,那么"反垄断指南"也就是必然。
而对于平台经济领域中的"二选一"现象,分析是否构成限定交易行为相关因素的同时,征求意见稿也规定了认定是否构成限定交易重点考虑的两种情形,一是当平台经营者通过惩罚性措施实施限制从而产生直接损害时;二是当平台经营者通过激励性方式实施限制时,如果具有明显的排除、限制竞争影响。以上均可能被认定构成限定交易行为。
以微信和QQ为例,本身是几乎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在这个基础上利用流量变现是腾讯的主要经济收入,比如微信读书、腾讯视频、QQ音乐、拼多多和京东等等,那么这些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吗?
现在你能明白互联网巨头为什么瑟瑟发抖了吗?这种威慑意味着互联网野蛮生长的草莽时代结束了,互联网企业正式处于"反垄断"法律之下。
长期看,反垄断文件不大可能会伤害巨头们的盈利下限,但是会压制其盈利上限。
敬畏法律、敬畏市场,经营企业和投资都一样,其不可"太随意"。
关于此次指南意见稿,大多数反垄断专家表示了肯定。有专家表示,从司法角度来看,这一次的指南,本质上未超出原有的法律框架,但是部门规章对法律条文的细化,却能对企业起到极大的示范作用,引导企业自行对照是否合规。越早公布,对企业提高合规性越有帮助。指南的精细化,可以帮助降低执法和经营者合规的成本,是以法施政的体现。
但这不意味着互联网反垄断的司法审判将由此变得简单。
跟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相关市场的界定也好,支配地位也好,都无法通过简单套入一个经济或数学模型,测量出具体数值。
其他反垄断专家在采访中,也对如何适用反垄断法产生了一些分歧。
有的研究者认为,大企业通过并购对细分行业进行垄断,最终“大而不倒”,难以避免会作恶。即使没有强制性手段限制竞争对手进入,但巨头已经占据大量市场份额,抬高进入门槛,当市场上仅有两家时,消费者不得不被迫“二选一”。
也有专家则表示,在互联网领域,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只剩下大企业,这也是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情况,反垄断并非要反对企业做大做强:“反垄断不是反对富人,而是反对富人为富不仁。”
facebook获得多少次新浏览是什么意思您好,Facebook获得新浏览次数是指Facebook上的某一特定内容被浏览的次数。新浏览次数是Facebook上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用户对某一特定内容的兴趣程度。Facebook上的新浏览次数可以帮助用户了解到自己的内容是否受到欢迎,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内容质量,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以上就是关于脸书为什么罚款?的介绍,更多问题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呢
文档于 2025-11-14 02:53:44 修改

mip.xncswj.com